太极拳名家
陈家沟的拳术传到第十四代孙时,出现了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,把武术传出了陈家沟,后来开枝散叶,影响深远,这个人就是清代的陈长兴。
陈长兴纪念碑(2009.7.5.林世奇摄于河南温县陈家沟)
陈长兴 (1771一1853),字云亭。陈式太极拳主要传人之一,秉旺之子,河南温县人。自幼从父学陈式老架拳。刻苦钻研,拳技高超。著有《太极拳十大要论》、《太极拳用武要言》、《太极拳战斗篇》以及《太极拳歌诀》等。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,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精,发展成为当今陈式太极拳一、二路(又名炮捶),现称为太极拳老架(大架),以保镳为业,在武术界享有盛誉。他在人众中众人推拥脚步不动,几近其身着,如水触石,不抗自颓。时人称其为“牌位先生”。
陈家拳术的传承向来保守,但陈长兴授徒不分本外族,“有好拳者,多传之”,其高徒有陈耕耘、杨露禅等。其中的杨露禅后来到北京开宗立派,威名远振,“太极拳”之名乃逐渐为大众所知。在杨露禅之后,太极拳又逐渐发展出杨式、武式、吴式、孙式等不同的风貌,从此门庭广开,宗风大盛,因此对太极拳的发展来说,陈长兴可说是关键性的人物。
陈发科(1887~1957) ,字福生,河南温县人,为陈氏十七代孙。自幼随父延熙习家传的太极拳。刻苦锤练,家训极严,对陈氏拳械的继承相当全面。他运用内功导引、吐纳、腹式呼吸运动之理论,成为内外交修,身心并练,融八大特点与拳术实用经验于套路和推手中,为众所共仰的一代宗师。
清末杨露禅在北京传授太极拳,其子班侯、健侯均以武技高妙闻名。露禅和班侯被称为“杨无敌”,但传授较少。露禅子、孙三代,为适应医疗保健需要,修订拳式发展为杨式太极拳,流传普遍,已成为一般大众对太极拳的固定印象。
但1928年,陈发科应邀由河南前往北京授拳,其推手时拿、跌、掷、放,兼施并用,功力精纯,身法、手法,均与杨迥异。讲缠丝劲极其精到,发劲脆快无比,从此,陈氏太极拳的本来面貌始为外间所认识。湘潭诗人杨敞(1886-1965,八卦掌、岳氏散手名家)有诗赞日:“都门太极旧尊杨,迟缓柔和擅胜场;不意陈君标异帜,缠丝劲势特刚强。”堪称纪实文字。
陈发科将陈式太极拳普及推广,学者众多,如著名京剧泰斗杨小楼、北京市国术馆长许禹生、东北大学教授李剑华及沈家祯、巢振民、唐豪、邓杰、顾留馨、洪均生、李经梧、冯志强、田秀臣、侯志一、赵九洲、明云霄、王瑞芝、宋立垣、陈照奎等。其拳技理之精髓,后为沈家祯、顾留馨融会于合著《陈式太极拳》一书中。
本会所传授的陈式太极拳,得之于太极拳名家王梦弼。王梦弼就学于河南师范中学时,曾得陈发科亲传,其拳式为陈发科于河南所传老架,与陈发科赴北京后所传颇有不同,与陈式太极拳的原貌最为接近。
杨露禅
杨福魁 (1799-1872) 字露禅,“禅”一作“蝉”,别号禄缠。杨式太极拳奠基人。河北永年人。幼年家贫。约10岁至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。陈长兴每晚至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子弟,露禅殷勤侍候,窥习拳艺,功力大进。长兴喜其敏,遂收为徒,尽传其术。数年后,以能避而制强硬之力见长, “柔中寓刚,绵里藏针”。故有“沾绵拳”、“软拳”、 “化拳”之誉。
约清道光三十年(西元1850年),返永年,以授拳为生。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亦折节求教。后到北京传拳,清代王公、贝勒从学者颇多,为旗营武师。因武艺高强,故有“杨无敌”之称。其传拳有“凌得其筋,万得其骨,全得其皮”以及“风格匀缓、柔和、舒展大方”,其精髓为“松”与“沉”(“松”,指全身放松,让“气”流通无阻,“沉”,是下沉,意念集中在腹部)。经过祖孙三代努力,在陈长兴传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基础上,经过修删、增补,演化为当今的杨式太极拳。
杨班侯
杨班侯(1837-1892) 又名扬钰。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。河北永年人。自幼随父杨露禅习大极拳,功力过人。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,又得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,艺更精进。约在清咸丰六年(西元1856年),19岁时只身来北京。在淳王府内教授其子侄习武。后在北京新桥香饵胡同设场授徒,因不被时人所识,又没重视其攻防作用,一度被冷落。后经杨露蝉来京亲临指导,杨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,渐及全国。
杨健侯
杨健侯(1839-1917) 又名杨鉴。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。河北永年人。自幼从父杨露禅习练太极拳。在父严督下,技艺大成。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期间,总是伴随身边。又因其性情温顺,循循善诱,随其学艺者颇多。因技艺精进,肯钻研,为适应部分习者需求,将杨式太极拳,初改中架。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,起了重要作用。
杨澄甫
杨澄甫(1883-1936) 又名兆清。杨式太极拳创始人。杨福魁之孙。河北永年人。幼承家学,不断研练改进,形成太极拳的一种主要流派。早期授拳于北京体育研究社。1928年偕门人武汇川、董云培南下,巡回授拳于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广州、汉口等地。途经沪参加上海市国术运动大会,作名家表演。 1929年上海市第二次国术考试任评判员。曾任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等。1930年任浙江国术馆教务长。1934年应广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、广西第四集团军及公安局之聘到粤、桂教授拳术。1936年因水土不服得病归沪,旋即逝世。从学者极众。著名者有崔毅士、李雅轩、武汇川、傅钟文、董英杰及其子杨振基、杨振铭、杨振铎。等等。著有《太极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等。
由武禹襄、李亦畬传至郝为真一系的太极拳,一般认为是武式。但郝为真祖孙三代传习,渐有自己的特色,后人亦称之为郝式,不过两者关系密切,这里将武式与郝式列在一起,视为同一系统。其特点为动作轻灵,步法敏捷,紧凑缠绵。
武禹襄 (1812-1880),武氏太极拳创始人,名河清,字禹襄,号廉泉。河北永年广府城内人士,出身武术世家,其兄为河南舞阳县知县,本人虽为晚清贡生,但其秉性豪爽,崇尚侠义,自幼即跟父亲练习外家拳术,后乘奉母命前往舞阳省兄之机,经永年城内西大街太和堂药店掌柜介绍,便道过河南温县陈家沟,拜访陈长兴,但陈长兴年事已高,卧床不起,复介绍其到赵堡镇拜访当地名师陈清萍,并得到陈清萍倾囊相授,研究月余,奥妙尽得。到舞阳后,又从其兄澄清处获得了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从此,无意仕进,一心从事太极拳的研究,其拳技精益求精,直至登峰造极,并结合实践著有 《太极拳解》三则、《十三势说略》、《十三势行功要解》、 《四字秘诀》、 《打手撤放》、 《身法八要》等著名拳论。先生罕于课徒,只授其外甥李亦畬弟兄。
李亦畬 (1832-1892),名经纶,字亦畬,乡邻称呼其李大先生,河北永年广府城内西街人。其自幼即读书成癖,文学兼备,博学多才,四方闻名,弱冠则补博士弟子员,后因一次考试失利,便绝意进取,闭户执教,故有李大先生之称。其母舅武禹襄,得河南陈氏之传,太极拳技艺精绝,名传一方。李亦畬耳闻目睹,渐悟门径,遂随母舅学习此技,以悟性颇高,一学便会,触类旁通,神乎其技,成为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大师。其传人有本邑郝为真(1849~1920)、清河葛福来等。
郝为真 (1849-1920),名和,字为真,河北永年广府城内西街人,从小聪明过人,嗜文爱武。先习外家拳,后以不轻妙灵活、非技击之上乘,复从邻居李亦畬先生改习太极拳,潜心致志多年,造诣精纯,从不持艺自傲,每有人来访,他总是谦逊和蔼,并无半点凌人之气。据说郝为真之拳技已达到神乎其神的境界,举手投足皆能奏效,妙不可言,远近闻名。从先生学拳者遍及各层各界,遍及南北东西。
太极拳的传世经典文章(著作),主要由武禹襄、李亦畬这两个人所传出,对太极拳的发展影响深远。但武、李二人并不以教拳为业。真正将武氏太极拳发扬光大的,其实是李亦畬的邻居郝为真、以及其子郝月如。其次子文桂 (字月如)深得其传,功力深厚。以教拳为业,父子后来到北京、上海等地开馆授拳,这一派的太极拳才广为人知。因此,也有人将武氏太极拳称为郝氏太极拳。郝为真的其他门人主要还有李福荫、韩文明、张振宗及河北完县的孙禄堂等。
郝少如 (1908-1983)武式太极拳家。名梦修,字少如。河北省永年人。郝月如之子,自幼在郝为真、郝月如指导下学习武式太极拳。21岁时,出任永年县太极拳社助教,协助其父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。其行拳萧洒文静,推手不重手法,内劲不露痕迹。30年代时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、武进正德学社等。1937年在上海开办“郝派太极拳社”,曾著《武式太极拳一书》。
全佑
全佑 (1834-1902) 字公甫,号保亭,老姓吴福氏。满族。北京大兴人。杨露蝉(亦作禅)在京授拳时,神机(火器)营中的万春、凌山、全佑受益最佳。后从杨氏次子班侯继续深造。事师最孝,学习笃诚,深受露蝉宠爱,兼得杨家父子之长,称著京城。为吴式太极拳奠基人。传子鉴泉,徒有王茂斋、郭松亭、常远亭、夏公甫、齐阁臣等。
吴鉴泉
吴鉴泉(1870-1942) 又名爱伸。吴式太极拳创始人。满族。从汉姓吴。北京大兴人。太极高手全佑之子。幼秉家学,并在其父之杨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,形成松静自然、架式紧凑、缓慢连绵、不纵不跳、长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。1914年在北京体育研究社任教,1928年到上海授艺,被上海精武会及国术馆聘为教授。张群、楮民谊、王晓籁等前来聆教。1928~1936年上海市各届武术比赛、国术国考及旧第六届全运会国术比赛,皆被聘为评判。1930年聘为上海市国术分馆董事,1932年任该馆太极班教员。同年创鉴泉太极拳社,任社长,此后并在香港、九龙、澳门等处成立分社。其门生遍及海内外。主要弟子有徐致一、金寿章、金云峰以及子女吴公仪、吴公藻、吴英华,婿马岳梁,侄吴耀宗等。
孙禄堂
孙禄堂,讳福全,晚号涵斋,河北省完县东任家瞳村人。生于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(1860年12月22日),逝于民国22年夏历10月29日卯时(1933年12月16日)。
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,师从李奎元,复从郭云深,共十一年,其间又得宋世荣、车毅斋、白西园诸前辈亲授,继而孙禄堂为了研究拳与《易》之关系,又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数月,多有心得。孙禄堂天资弥高,用力又勤,故孙之形意拳功夫能超逸前代,技艺精深,但性情恬淡,毫无自得之意。
1886年春,孙禄堂只身徒步壮游南北十一省,其间,访少林,朝武当,上峨眉,闻有艺者必访至,逢人较技未遇对手。1888年,孙返归故里,同年创“蒲阳拳社”。1907年,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,故聘为幕宾,同往东北。1909年,孙随徐返回北京,时肃王意公深慕孙禄堂武功独步,冠绝当时武林,故折节下交。然而孙从无一事请托,所以缙绅于孙益重焉。
1912年,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拳家郝为真。时郝已年过花甲,病困交加。孙闻之,将郝接至家中,请医侍疾,月余郝愈。郝感其恩,遂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告之孙禄堂。孙闻言而悟,胜过专数十年者。1918年,孙禄堂经过自己数十年深修研悟,将形意拳、八卦拳、太极拳三门拳术从理论到内容融合为一,创孙氏太极拳。同年,徐世昌请孙入总统府,任武承宣官。1928年3月,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,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。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。至1931年10月返京。
孙禄堂深通黄老、易学、丹经,并博学百家,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武技于一体,提出“拳与道合”的武学思想,并以此为指导完成形意、八卦、太极三拳合一的理论和修为体系。自1915年至1932年,孙禄堂前后撰写出《形意拳学》、《八卦拳学》、《太极拳学》、《拳意述真》、《八卦剑学》、《八卦枪学》(未出版)、《论拳术内外家之别》、《详述形意、八卦、太极之原理》等重要专著和文章,影响极为深远。
孙虽名满天下,然而俭素质朴如初,一生淡泊名利,不阿权贵,立身涉世“诚于中而形于外”,不图虚名,遇同道罔不谦逊,如无所能者。晚年,孙隐居乡间,预言自己去世之日,不食者两旬,而每日书字练拳无间。临终时,孙面朝东南背靠西北,端坐椅上,嘱家人勿哀哭并曰:“吾视生死如游戏耳。”于清晨6时5分含笑而逝。
孙禄堂无疾而逝,震动当时各界人士。《申报》、《民国日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益世报》、《世界日报》等重要报刊,均对孙的逝世作了报导,对孙之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南京、上海、杭州各武术团体也于“功德林”为孙举行公祭,由陈微明等名流百余人出席,多人作演说。同时,北京十天津各武术团体及孙门弟子亦为孙举办了隆重的追悼活动。
孙禄堂一生弟子众多,遍布海内外。其中著名者有齐公博、孙振川、孙振岱、任彦芝、陈守礼、裘德元、陈微明、支燮堂、刘如桐以及其子孙存周、女孙剑云等。